“禾”教育理念下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张家港市南丰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来自我园文化的思考
我园是一所新建园,地处国家级园林小镇——南丰镇。建设初期,镇政府邀请了上海资深设计师对幼儿园进行了细致、合理地规划,结合南丰“丰韵江南、人和民丰”的地域文化、幼儿园“和”文化的美好愿景,以白色、原木色为主要基调,搭配高级灰和自然绿,浓淡深浅细致铺陈,通过运用各种弧线、圆形、灯光的组合,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营造绿野自然、灵动生趣的氛围。整个的设计风格就让美育蕴含在环境中,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用美来温润眼睛,用美来涵养心灵,在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的过程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幼儿园内外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选取了身边常见的“禾”作为我们的教育理念,“禾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以幼儿为本,把幼儿带回到大自然中,尊重教育规律与幼儿成长规律,把每个幼儿都视为一株富有生命力的禾苗,赋予其成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顺应天性,保护童心,教师作为“守望者”不拔苗助长,不急于求成。儿童的灵性需要滋养,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课堂。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都喜欢户外生活,都喜欢野外生活的……日光是生命的根源,运动、游戏是健康的要素。要晓得户外还有美丽的花卉、可爱的禽鸟,小孩子玩赏之余,自然可以发生审美观念、博爱的同情,于小孩子的性情知识都有很大的补助。”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 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开展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回归自然是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自然,我们能培养幼儿健全的身体,灵敏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理解力。
2.来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大自然是活教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天然的素材。与书本文化、信息文化相比,大自然把幼儿带入最真实、更充满诗意的感性光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了幼儿生命发展最坚实、最清晰的印迹。因此,我们将艺术活动转移到户外去开展,收集自然物作为美术活动的材料,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大自然,让万物形态都映入眼帘,让美好事物均装入心中。在自然状态下,幼儿会主动自主地寻找和尝试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资源,探索各种创作方法,用不同的资源进行艺术创作,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3.来自幼儿学习发展特点的思考
幼儿是天生的创造者,充满了我们无法预估的能量与潜力。他们不仅是建筑师,用积木、沙土、石块建造“高楼大厦”,他们还是艺术家,用画笔、颜料、肢体塑造一个个奇妙的“艺术品”……正如马拉古兹在《其实有一百》中所表达的思想:幼儿有一百种表达、表现思想的方式。我们认为幼儿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只有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才能符合幼儿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和需要。
4.来自幼儿美育教育的思考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是什么?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察,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心灵,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卢梭指出,审美力是完美人性的重要标志。台湾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幼儿园如何开展美育教学,如何将美育目标融入课程,是学前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问题。针对幼儿教育阶段,《意见》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幼儿园开展美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意见》要求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回归自然的“禾”教育在于提醒教师和儿童用身体去感知,感知自然的生命力、体验身为自然的一份子。用身体思考、实现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的状态,正是康德对审美的核心认识。在我们进行儿童创造性艺术活动时,主张儿童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从自己的心灵出发与对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使儿童在美的感受中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实现身心与艺术的协调。与自然一起学习的时刻,就是儿童最初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启蒙。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重视幼儿园周边环境及内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早已是国内外教育专家们长久以来的共识,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义之一。如今,亲近自然再次成为重要的命题,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重新建立孩子们与自然的联结,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成为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只有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幼儿园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目前已有很多幼儿园尝试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和“创造性艺术活动”,如江苏省常熟市游文幼儿园以“自然资源”主脉络引领,甄别、优选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且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将之有机整合进不同的课程实施计划中,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黄岛幼儿园形成的“自然综合教育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南通市大生幼儿园以艺术活动“实习场”为切入点,拓宽艺术教学形式,丰富幼儿视野,拓展幼儿想象。上海宝山区七色花艺术幼儿园将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入园本课程的内容,以课程中主题的推进为线索,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创意美术活动,通过活动丰富课程中主题的内容,并通过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中主题的深入发展。
这些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都只是局限于利用自然物或者自然资源进行的活动实践的研究,涉及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都各不相同,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是很强,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顺应儿童天性,回归自然,在儿童多感官结合下,探索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的途径和策略,在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多维过程中提升儿童的整体艺术素养,促进儿童智慧的全面生长。
三、概念界定
1. “禾”教育理念
“禾”指谷类植物,一切粮食作物。本课题中的“禾”泛指“自然资源”,也可引申为儿童天然的、不受拘束的个性,以及基于这种天性自然的学习方法,意思为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下主动发展、创造。
“禾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以幼儿为本,把幼儿带回到大自然中,尊重教育规律与幼儿成长规律,把每个幼儿都视为一株富有生命力的禾苗,赋予其成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顺应天性,保护童心,教师作为“守望者”不拔苗助长,不急于求成。儿童的灵性需要滋养,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课堂。
2. 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
创造: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艺术家“玛丽.卢.库克”这样解释:什么是创造?是发明,是试验,是成长,是不断冒险,突破藩篱,不停犯错,并从中获得乐趣。
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本课题里的艺术活动是指美术活动,是指以自然为线索、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整合多种美术表达形式来新颖独特地创造艺术形象,陶冶情感、发展自我探索能力的美术活动。
区别于传统的幼儿艺术活动,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目的并不强调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造性”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也就是说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重点关注的是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3. “禾”教育理念下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以幼儿为本,把自然界的点滴事物融合进艺术活动中,利用本园独特的花园式自然环境,挖掘捕捉大自然中艺术教育契机,引导儿童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通过儿童对人、事、物的观察和理解,用丰富的情节带入和好玩的游戏互动,引导儿童进行创作,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 从而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在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多维过程中提升儿童的整体艺术素养,促进儿童智慧的全面生长。即将“禾”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幼儿艺术创作中,又从儿童的视角凝练绘制“禾教育”的关键概念图谱。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当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玩耍嬉戏,欣赏观察随处可见的“自然美”,这些美”的感受已经悄然在孩子心里播下了种子。同时,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有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应该成为这些自然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各种植物、动物、贝壳、沙石等不同质地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极好的材料和内容。幼儿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而美术活动就是一个从感受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映了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也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禾”教育理念下,进行自然、生态的艺术启蒙,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性地表现所看、所思、所想,促进全人发展。
(二)课题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幼儿的艺术素养的提升是教育中再次被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把切入点瞄准在自然状态的互动游戏中,力求在在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多维过程中提升儿童的整体艺术素养。一方面,要把教育家的理论进行合理地运用、匹配与验证;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课题的开发和实施,进一步为禾教育理论和创造性艺术理论提供实证性的资料,使这些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运用、创新和发展。
2.实践价值:我们幼儿园地处乡镇,自然资源随处可见、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探索意义和美的视觉,处处充满着神奇和创造。借助自然资源,开展一系列欣赏、探索、造型活动,能启迪幼儿智慧,促进幼儿审美、探究、思维、创造、想像等多种能力协同发展。同时,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创新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行为也将会随之改变,有效选择、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以及观察、指导、评价幼儿的能力也将会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 自然资源是满足儿童天性,为创造性艺术活动服务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感知刺激来源于自然。西蒙·尼克尔森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活动零件”(Loose-parts)理论,“活动零件”不仅包括常见的操作性的小石块、果实、树叶等自然材料,还包括水、树、灌木丛、鲜花丛和草丛、池塘及池塘里的生物及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沙子、能坐的地方——无论是坐在里面、上面或是下面,能提供隐秘空间和风景的构造物,甚至还包括超越自然游戏区域的森林、田野、小溪流等。这提醒我们需要拓展视野,即不仅关注儿童用手操作的自然材料,还要重视创设支持儿童运用整个身体参与的整个的户外自然环境,这些都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性艺术活动,帮助幼儿感受自然资源带来的审美体验,提升其审美能力。
2. 创造性艺术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创造性艺术活动更重视儿童在艺术活动那个中地创作状态和个性品质,注重激发幼儿表达出微妙地、暖心地、动人的、闪光的东西,即:直觉呈现、思维构思、情感抒发、奇妙故事、超凡想象。创造性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周围事物和自我的“充分链接”,实现幼儿习惯性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帮助幼儿的创造力持续不断地发展。
(二)创新之处
在“禾”教育理念下,进行自然、生态的艺术启蒙,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性地表现所看、所思、所想,促进全人发展。做为我们幼儿园开园之后的第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五、理论依据
1. 苏霍姆林斯基的亲自然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大自然的美在培养崇高精神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大自然会在少年的心灵中培养起对事物、现象和人们心灵活动的各种细致的表现和差别的感觉和感觉的感知能力。”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在童年时期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的情感美感财富,到少年时期作为人最为深刻的一种需求进入少年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能比童年时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美,这能帮助少年认识自己身上美德和崇高的东西,有助于确立人的自尊感。在认识大自然绚丽多彩的美的过程中,儿童感受到充分快乐愉快的精神力量,渴望去认识日新月异的美感财富源泉。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提倡“六大解放”,强调“从生活与教育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识到课程教育内容应来自幼儿生活,来自幼儿身边真实的自然和人文世界。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为幼儿创设开放的教育环境,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活动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和大社会中自主学习,自主创造,提升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及审美经验。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理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提出,幼儿的艺术活动要重视创新创造。艺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尊重每位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科学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起对艺术活动的信心,保护幼儿宝贵的创造能力,真正实现艺术活动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含义。
六、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艺术表现,对周围生活环境美和艺术作品能产生敏锐的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能大胆乐意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和思想,使艺术教育真正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在艺术活动中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寻找提升幼儿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七、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
1.研究幼儿园周边自然资源的梳理与利用。
2.探索“禾”教育理念下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3.创设自然、多元的艺术作品陈列环境。
4.探索“禾”教育理念下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的评价策略。
八、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通过对“禾”教育理念下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内涵与价值的思考,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围绕幼儿的发展特点,找到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周围事物和自我的“充分链接”,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提升幼儿的整体艺术素养,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最终在幼儿园的环境上体现多样化的儿童视角。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记录、跟踪与分析。主要采用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定时观察与追踪观察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
2.行动研究法:将此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针对主题活动开展和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围绕所研究的课题,随机生成一些“主题”、“专题”或“话题”,就此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或行动,以期建构“禾”教育理念下的艺术性创造活动模式。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阶段,是研究阶段的主体方法。
3.经验总结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评价、反馈总结等方式,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养成指导策略,然后进行再实践、再总结。主要的形式有:随笔、心得、论文、案例、课题研究总结、经验交流、研究报告等。
4.教育叙事研究法:
以叙事的形式表现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动研究,在研究中,以叙事的形式记述在活动开发与实施中所经历的各种教育事件,并进行思考。分析事件产生的因素,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此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完善主题活动。
八、研究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2020.12—2021.6):课题论证、申报与开题。
1.查阅相关文件、理论依据,了解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
3.申报立项,举行开题论证会。
4.组建总课题组,分解子课题。完善各子课题目标计划、实施步骤,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课题参考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二)实施与调整阶段(2021.9—2022.12):课题深入研究和中期汇报。
1.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内请专家上门指导等,同步推进各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2.积极开展课题相关研讨,进行课题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控研究策略。
3.收集、整理部分过程性研讨资料。
4.汇编部分课题研究与实践成果资料。(如录像拍摄、光盘制作等)
5.中期汇报。
(三)整理和总结阶段(2023.1—2024.6):提高完善,课题结题。
1.汇总、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2.汇编、整理、制作课题研究与实践成果资料。(文本汇编,音像专辑等)
3.完成课题研究终期报告。
4.组织课题成果汇报,迎接专家组成果鉴定。
九、研究保障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有以下几项措施作为保障:
1.组织保障
课题主持人为张家港市教学能手,曾主持过多项苏州市级课题,参与过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课题核心成员均为市级骨干教师,都曾主持或参与过大市级或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市基本功、论文等竞赛评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及良好的科研能力,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为:
课题组长:钱琳(全面规划课题、落实课题研究的各项保障)
课题副组长:钱海燕(落实计划、进度、总结)
组员:钱季华、钱佳、杜蓉、纪畅(组织课题研讨活动等,实施具体操作,收集整理资料,提供课题研究的后勤保障)
2.制度保障
课题研究的开展,确立各项科学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课题组确立相关的制度:理论学习制度、教科培训制度、课题激励制度等,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1)学习培训制度:每位教师通过自学、集体学习等方式,以理论学习、好文推荐、好书推荐等形式,将自己从各类途径学习到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实践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使学习成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幼儿园根据研究重点或整体性研究的需要,定期按计划举行培训活动,举办不同类别,专题性讲座等。培训以幼儿园各方面的活动为依托,在实践中培训,在学习中培训,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提升,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力度。
(2)专家引领制度:课题研究的进程中,专家的引领会使课题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行,我园还聘请了省课程游戏化专家张春霞老师,省特级教师、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吕燕作为课题研究的学术指导与顾问,定期与他们交流对话,邀请他们来园现场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3)子课题研究制度:将本课题进行合理的划分,分解成若干子课题,由市级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组长,以班级为单位,合理均衡研究力量,带领全体教师参与子课题的研究。每2周进行一次研讨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实践交流,每年进行1次小结。
(4)协作研讨制度:以定期的每双周一次的课题研讨活动与不定期的研讨活动相结合,各子课题间本着互相协作、分享交流、真诚研讨的态度,对课题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重点进行研讨,并采用轮流主持的形式,带动大家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使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另外,与姐妹园建立合作关系,请他们来参与我们的课题研讨,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出谋划策,也是我们协作研讨制度中重要的一方面。
(5)奖励考核制度:在征集所有教师意见后,出台了“幼儿园教师教科学期考核细则”,鼓励教师踏实认真地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撰写各类文章、对于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取得的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并评选科研先进个人来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一系列制度的确立,是课题研究在规范、科学的轨道上运行的有力保证。
3.经费保障
我园在课题经费的保障中,有政府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协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物质资源,充实科研经费和科研物质。幼儿园将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在教科研专项经费的分配中,除了添置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组织实践活动外,幼儿园将为课题研究成员每学期提供学习、参观、实践等经费,为课题成果发表、获奖等设立奖励基金,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十、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 成果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电子文本 | 2021.2 | 钱琳 |
幼儿园周边自然资源的调查梳理 | 调查报告 | 2021.11 | 钱海燕、纪畅 | |
幼儿园自然资源平台 | 网站 | 2021.12 | 钱季华 | |
幼儿作品集锦 | 图册 | 2022.1 | 纪畅、钱佳 | |
课题研究案例专集 | 论文集 | 2022.6 | 钱海燕、杜蓉 | |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2.12 | 钱琳 | |
最终 成果 | 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展示 | 现场 | 2023.5 | 钱季华、钱佳 |
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 论文、案例 | 2023.12 | 钱海燕、杜蓉 | |
课题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4.3 | 钱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