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中班组>中2班>保健育儿>详细内容

幼儿园秋季手足口病预防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3 09:11:14 浏览次数: 【字体: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感染后通常会在手、脚、口和臀部周围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少数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心肌炎等,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病初期(普通症状期)

·发热:多数患儿突然起病,体温多在38℃左右,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食欲不振:孩子可能会不想吃饭、拒绝进食。

第二阶段:症状典型期

发热1-2天后,特征性症状开始出现:

·口腔症状:口腔粘膜、舌头、牙龈等部位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孩子会感到疼痛,导致拒食、流口水、哭闹不安。

·皮疹:手、脚、臀部甚至膝盖、肘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痛不痒,通常不结痂、不留疤。形态很有特点:“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1.避免接触患儿

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手卫生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时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3.减少聚集

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环境通风

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清洁消毒

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终审:南丰实验幼儿园超管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