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中班组>中3班>育儿宝典>详细内容

改善幼儿挑食小妙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1 15:42:0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啥别人家孩子吃嘛嘛香,自己家孩子吃饭就像打仗?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可孩子们偏偏就是不爱吃,怎么才能让孩子不那么挑食?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跟宝爸宝妈分享几个专治孩子挑食的小妙招!

孩子挑食的原因

幼儿自身因素:

1、食物的味道或外观因素

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生活中有些食物的外观长的比较奇怪,幼儿就会产生害怕或者厌恶的情绪,从而就没有想要食用的欲望。另外有特殊气味的食物也是造成幼儿挑食的原因。

2、不良情绪的影响
人的情绪会影响饮食,当人们处于愉悦的情绪状态下,食量会相对增加,反之则不然。心情处于低落状态,就有可能出现对饭菜挑挑拣拣的现象。

3、零食摄入过多
随着幼儿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幼儿除了一日三餐外,还喜欢吃零食,如今的零食品种比较多,幼儿饭前及饭后零食量摄入过多,就势必会影响幼儿主食的摄入量。

成人的影响:

1、长辈的过分溺爱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孩子也是百般宠爱,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有的孩子一天到晚的吃零食,有的为了孩子将来能够长高点,就长时间给孩子吃一种或是一类食物。

2、成人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幼儿的饮食。例如:家长自己不喜欢食用的菜就会减少或者直接拒绝购买食用,这样久而久之幼儿也会开始排斥此类食物。

3、进餐过程中严厉的语言
  幼儿在进餐前或进餐过程中受到言语上的批评,导致幼儿情绪低落。还有一些孩子不喜欢的食物,成人用命令的语气让孩子一定要吃掉,使幼儿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不想再看到这类食物,孩子就开始对食物有了挑拣的习惯。

孩子出现挑食怎么办?

1.让吃饭变得有趣

  父母在做饭的时候,不妨鼓励孩子参与进来,给孩子讲解食物烹饪制作的过程,以及各种食物的营养和功能,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食物和吃饭产生乐趣,同时也能激发孩子做家务的热情。精美诱人的食物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食用欲望,幼儿比较喜欢颜色艳丽以及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家长可在幼儿日常饮食方面适当多下点功夫。例如:将饭菜拼成一些卡通动物形象来刺激幼儿的感官。食物味道较特殊的,家长可以将几种菜混搭在一起,分散掉点食物原有的味道。把鸡蛋变成太阳,青菜做成草地,胡萝卜弄成鼻子......让孩子在故事中吃饭,爱上吃饭,不再挑食。

2.控制幼儿零食的摄入量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幼儿零食的摄入量,饭前尽量减少零食和甜食的摄入,保证幼儿正常的一日三餐,不要将零食代替正餐。饭前饭后可适当的吃一些水果,助于消化。

3.改变烹调方式和制作方法

  将孩子不爱吃的食物进行粗细粮搭配,将它们打成泥与面粉搭配,利用蒸、烤、煎等方法,制作成各种陷的黄金饼、蒸糕、可爱的动物包及鲜粥等;还可以把蔬菜包进饺子、馄饨、包子、烧麦里。利用面食制作出丰富多样、味道不同的餐食。炒菜遇见孩子不爱吃的蔬菜,就尽量将蔬菜切碎,混合在炒菜里,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哟!

4.做好榜样作用

   一方面可以利用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请老师或者家长与幼儿共同进餐;另一方面在走访亲戚好友时,可让幼儿与其同伴一起进餐,幼儿是好模仿的,当看到老师、父母、同伴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幼儿或许会选择在大家的鼓励下也来尝试一些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从而改善挑食的习惯。

5.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

  大部分孩子都是希望获得家长鼓励的。在就餐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挑食,家长可以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不挑食。比如,告诉孩子吃了这个东西会帮助他长高,长高了他能当运动员,还可以打篮球,甚至可以当模特等等。

也可以采用”不挑食,养成好习惯”、“21天光盘行动”等打卡奖励机制,每打卡一天,爸爸妈妈可以发给幼儿一朵小红花,打卡一周便可以发一枚奖励勋章等。对于小朋友而言本身的话是一种激励作用。

6.劳动过后,什么都好吃

  如果孩子挑食,宝妈们不妨让孩子体验一下种菜的乐趣。让孩子了解蔬菜食物的来之不易,也体验一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面对自己亲手种出的蔬菜,孩子不仅不会产生抵触的感觉,甚至还会跃跃欲试!很多宝妈或许会说,家里这么小,哪有地方种菜?其实不然,种菜强调的是体验,哪怕用一个小花盆种点葱,对孩子来说也是新鲜感十足,父母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孩子自然就会举一反三,减少挑食的毛病啦!除了种菜,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到做菜的工作中,做一些帮忙洗菜摘菜的简单工作,让孩子有参与感,和种菜的道理是一样的哟~



终审:南丰实验幼儿园超管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