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学会 “情绪表达”(11月)
大班幼儿(5-6 岁)正处于情绪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有更复杂的情绪体验,却常常因 “不会说”“不敢说” 陷入哭闹、发脾气等负面状态。家长做好情绪引导,能帮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首先,要学会 “解码” 孩子的情绪信号。当孩子突然摔玩具、拒绝沟通时,家长别急着批评,不妨蹲下来轻声问:“是不是觉得委屈?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大班孩子已能简单描述感受,家长要耐心倾听,用 “我知道你因为…… 所以不开心” 的句式重复孩子的表达,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比如孩子因积木倒塌哭闹,家长可以说:“积木倒了,你花了好久搭的,一定很心疼吧?”
其次,教孩子用 “替代方式” 释放情绪。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控力较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 “情绪工具箱”:放一个解压球,生气时可以捏一捏;准备一本涂鸦本,难过时画下来;设置 “冷静角”,放上柔软的靠垫,让孩子情绪激动时能暂时独处平复。同时,家长要做好情绪示范,遇到问题时不急躁、不抱怨,用 “妈妈现在有点忙,等我十分钟再陪你好吗?” 的平和表达,让孩子学会理性处理情绪。
最后,通过游戏强化情绪认知。每天睡前花 10 分钟玩 “情绪小剧场” 游戏,家长和孩子轮流模仿开心、生气、害怕等表情,让孩子说出对应的情绪名称;也可以读《我的情绪小怪兽》《杰瑞的冷静太空》等绘本,引导孩子讨论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而不是用哭闹解决问题。
终审:南丰实验幼儿园超管

用户登录